第222章 先礼 (第1/1页)

该有的亮相仪式一应俱全,主要就是露个相,在盐铁司和安丰军面前混个脸熟,以后需要接触的地方多的是。 岸边除了黑牛城一众高层头领,以及来参观和凑数的所谓受邀人士以外,最多的还是在黑牛城混生活的人,包括本地的居民。 这是个混名声的好机会。 好多人,只是知道黑牛城很厉害,很牛逼,至于厉害到什么程度,大概的印象并不深。 没怎么跑过远门的人,估计难得明白黑牛城的水泥建筑,绝对是天下独一份的威武。 见识有限,不明白这些不要紧。 只看现在的船队规模制式,也能明白一二了。 淮河上,比这个船队大的没他威武雄壮,武力惊人。 比这个船队小的,自然是虾米一样的存在。 也就是说,除了传说中有铺天盖地数量的官军之外,黑牛城应该是最顶尖厉害的船队了。 就看宋国和金国现在与黑牛城大搞贸易的样子,大概率也不会发生什么争端了。 就算发生,这些船看来也有一战之力呀。 黑牛城的水泥城镇建筑,如此坚固,真的要再打起来,抵抗数十万大军的围困,活个三五年的,问题都不大。 看看热闹,看看船队,黑牛城的居民又有了吹牛的谈资了。 队伍交接联络完毕,白守良也不再搞什么新奇的玩意了,一声令下,开船。 有旗语和对讲机的双重联络,船队稳稳当当的向下游出发。 他们是要去洪泽湖。 淮河下游一路,大多数有码头开建的州府,河道并不复杂。 有官府的支持,找些熟悉水路的师傅来回跑上几趟,基本就能搞清楚河道情况。 再说,这一路,要用的都是本地的河船师傅,往来运送的货物也关系着沿路州府的税收和大家族的收益,只要能切实收到好处,他们会比黑牛城更关心这条水路的安全和通畅。 洪泽湖不同。 原本的洪泽湖只是一些低洼水泊隐隐约约连成一片,后面黄河改道,有些水路分支入了淮河,直接就将下游的洪泽洼地真的变成了方圆几百里的大湖。 水情复杂。 要是春秋雨季还好,河水高涨,只要不遇上特别困难的地方,行船不会受多大影响。 过了雨季,就得有专门的师傅带队。 几百里方圆水面,可参照的芦苇草荡山林,每月都可能变换不定,实在是行舟的大忌。 离岸边近了,只能走些打鱼的小船,靠着竹竿支撑就能泛舟湖上。 若是运货,那就得找准够深的河道,才能安稳顺利通行。 就算这么多困难,真要小心行走,也不是不行。 最多就是走的慢点,用一些探测河道的方法,照样能完成运输。 河道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水贼才是。 数百里的湖泊,不仅有渔民靠水吃水,也有落草为寇的水贼靠着水路吃饭。 就跟牛栏里以前的境况一样,总有不愿意老实种田的人跑出来混江湖。 或者,还有犯了事情,没办法安稳过日子的大盗匪徒,在这里聚众滋事。 甚至,天道运气不好,活不下去的渔民们,偶尔也会乘机客串一下。 鱼龙混杂。 金老头那趟水路勘测,遇到的水匪,大大小小全都是藏身于洪泽湖的崎岖芦苇荡子里。 打,蚂蚁多了咬死大象。 真正武力齐备的大船队,水匪也会看人下菜,不招惹一看就啃不动或者没油水的家伙。 防,人多了不划算,钱都花在保镖人力上了,人少了又不顶用,不一定玩的过常年水里混生活的贼人。 剿,费力气不说,还不一定追的上。追得上的,到了沼泽湿地弯曲水道,这些险地要么有陷阱防备,要么七弯八拐,容易迷路。 总之是,对付这些打游击的水贼并没有多少好办法。 驻扎洪泽湖的楚州洪泽县水路巡检司,歪瓜裂枣的队伍也没有能力防御清剿水匪。 只有在大官人过境之时,摆出点官府架势,让水匪别来轻易招惹而已。 黑牛城计划的水路运输,既有时限较紧的海货,也有发售特产的批发销售,肯定不能指望水贼们永远遇不到他们。 金老头带着全副武装的船队出发,除了沿途给各个州县混个脸熟打个招呼之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震慑洪泽湖的水匪们。 先礼。 牛栏山曾经的处境和现在的洪泽湖相似。 黑牛城就是土匪起家,现在名声在外,收拢了牛栏山里大大小小的匪众。 愿意放下刀枪,按照黑牛城的规矩生活的,他们欢迎。 喜欢刺激刀头舔血的凶徒他们礼送,花钱礼送还不走,仍旧要出来添麻烦的,那就送到阎王爷那里报道! 土匪之城,给了两条路走已经是很讲江湖道义了。 这个策略,这回被金老头带到了洪泽湖。 不排除这些水匪里,有跟牛尾寨和小牛村那样自生自灭的逃民村落,也有小寨子偶尔打劫养家的小队伍。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