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第1/4页)

秦良玉守孝。

初,贼李自成攻入北京,先帝崇祯殉国。消息传来蜀地,秦良玉服孝痛哭,几次昏绝,其哀大动左右。张献忠流贼此时尽陷楚地,又向四川杀来。

贼数十万长驱直犯夔州。秦良玉驰援,由于众寡太悬殊,兵败而去。

张献忠占领蜀地,只有遵义、黎州及秦良玉的石柱地区未归其手。慑于秦良玉威名,张献忠部无一兵一将敢于入犯石柱。投降张献忠的明朝官员向各地土司送去伪政权印信,各地土司大多畏惧接受。秦良玉接到印信,马上当众毁之,慷慨对使者言道:

“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地步,怎能以残余之年以事逆贼!石柱一地有敢从贼者,族诛之!”

为秦良玉下葬那天,大雨倾盆,似为老夫人送行。江南军各级将领,成都士绅百姓,闻听夫人忠烈之名,又是武英王地义姐,竟然空城而出,再送老夫人一程。

其时,赵游击落入法网。郑天瑞亲自操刀,斩其首以血祭老夫人。马丢儿于坟前哭得昏厥几次,见者泪如雨下……

后,蜀地多有老夫人之庙。因朝廷册封其为“镇守蜀地一应众仙之首”,故都以“蜀神庙”名之。庙内老夫人居中,雷蟠自后而立,四名忠烈贼兵两边侍奉。

因老夫人下葬那天大雨,民间传说每逢雷雨交加之日,老夫人并部下便会显灵,游弋于蜀地,惩奸扬善,因此恶人每当雷雨天便会心中发慌,默念老夫人之名,痛下决心洗心革面。

“蜀神庙”多有来求神拜佛者,但凡善良人士,所求无不灵验。名声传开,便连京师等地,也多有人不远万里而来拜者……

后人又有诗赞扬老夫人节烈:

“血占夔门白杆开,奇兵端合自天来;杨侯祸蜀终殃楚,左帅同名愧将才。荐享为全巴子国。勤王想上帝平台;年年报赛如韩岳,赢得乡人醉百回!”

第三卷 大地风云 三百零七 定贼四令

本图书由aitxt(优乐美。“小果”)为您整理制作 ai txt。c om:2008…12…2 13:42:26 本章字数:4240

李定国在屏山三战三捷,蜀地震动,其后李定国因怕朝廷举大军报复,乃主动放弃屏山,率部下不时游击于蜀地,袭扰蜀地各县!

这一来,让新上任的总督三省剿匪重任的定南伯郑天瑞大怒,尤其是妻子马丢儿祖母,老夫人秦良玉的殉国,更是让他对李定国切齿痛恨,决意要消灭李定国而后快。

郑天瑞很快就下达了“连坐令”,所谓连坐令,即凡三省之地有一人通贼者,全家连坐;有一人事贼者,全家一体同罪。

他又下令,蜀地各府、县广招乡兵,一见贼来,立即禁闭城门,鸣狼烟告警,邻近县必须在一个时辰内出兵救援。凡失去城池者,救援不力者,该城官员一律免职归乡,罪重者杀无赦!此是为“死保令”!

在“死保令”下令后,李定国攻击茨莱县城。该城县令适逢老婆即将生产,乃亲自护送其回乡下保胎。不想正在这个时候贼兵攻城,茨莱县令不在,该县乃丢,贼军大肆劫掠之后而去。

上报到郑天瑞处,定南伯大怒,喝令斩之。该县令平素多有口碑,百姓官员为其求情,不许,乃斩。郑天瑞又启用县丞替之。

其后贼复攻茨莱。茨莱令率众百姓死力护城,男女老少无不上阵,甚至连茨莱令的老婆孩子都一齐助战。邻近县城闻得急报,各自出兵,但见漫山遍野皆是乡兵百姓。李定国大惊。不敢战,贼乃退。

战毕,茨莱令二子皆亡阵中。郑天瑞赏其百金。好言安慰,又调其幼子于自己身边,充当随军文书以示嘉奖。

“死保令”下达之后,郑天瑞再下“严军令”,他整合蜀地各地朝廷官兵十七万人。又请朝廷调陕西、山西、山东等地官兵二十万人,以三十七万大军,分做七个大营,各辖一块地方,又在七营分别任命一个“总将”,稳步前进,步步压缩。

其“严军令”规定,有士兵见贼不前者,兵死;有将领见贼退避者,将死;有军队使贼从其辖地逃脱者。总将死!

而郑天瑞为严肃军令,特别在各营成立了一个督战队,队长由江南军将领担任,但违犯军规者,当场处死,决无商量余地!

军令森严,法度无情。这七营人马哪个再敢怠慢?第二营曾与李定国部相遇,连战连败。稍露怯意,督战队连杀三名游击。终使该营将士死不退让,尸横遍野也不敢后退半步。除了强大的江南军外,李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