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中略一犹豫,外面忽传来连绵军号之声,突兀而凌厉。

厅中诸将齐齐变色,莫火离猛得站了起来,居然连对云凤弦交代一声也没有,就飞快往外奔去。其他人不约而同跟着他往外跑,云凤弦当然也不会干坐着,一拉古奕霖的手,也跟了出去。

莫火离一直奔到城楼,早有士兵往后方一指,云凤弦跟着大家举目望去,这么暗、这么沉的夜色里,也见一股深黑的浓烟,直冲云霄,把天地都染成了一片诡异的黑色。

云凤弦站在城楼,极目张望,十分吃力,也不知那着火的地方是哪里,心中不已。

莫火离却是一望即知,站在城楼,长风拂衣,声音也似长风,有些空落之意:“是栈道。”

云凤弦脱口惊道:“栈道被烧了?”

没有人回答,每个人望向远方的目光都是沉重的。

城外马蹄声响,一骑快马,如飞而至,遥遥隔着护城河,大声发喊:“行字营飞探张泉水报,炎烈国再次全军出关,向明月关而来,同时,定远、威远、靖远三城都有大队人马移动,似乎是驰援炎烈国军队的主力。”夜色浓得化不开,一如此时众人的心情。风灵国边地,多是险恶的山脉,道路崎岖,费了很大力气,才建出可以供大队急行军的栈道。栈道一断,风灵国内,就算知道边关危机,一时之间援兵也无法到达。而明月关的军粮,更加不可能运到。云凤弦也无法再大队人马的护送下离开,如果只带小队人马翻山越岭的话,则很有可能被炎烈国的大军伏击,断然不能冒此大险。

炎烈国大军兵马已动,目标何在,不言自明。再加上其他几路驰援兵马,炎烈国军队的兵马在明月关五倍以上,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这个时候,实在是后无退路,前有强兵,外无援助,内无粮草,就算是诸葛亮,怕也要坐困愁城了。

众将重回大厅时,脸色又比开始黑了几分。

云凤弦叹了口气,喃喃道:“怪不得这几天炎烈国的军队都没有动静,原来他们是暗中派人翻山去烧栈道,断了我们的援军路线。如果有军粮倒还可以撑到栈道修好,偏偏水忘忧早跟他们勾结,帮他们把粮烧了。”其实不用她总结归纳,大家也知道到底是什么一种情况了。只是人人心乱如麻,不肯接话。

良久,莫火离才站起来道:“其实我们还有一处军粮可调。”

云凤弦双眼闪亮地问:“哪里还有军粮?”

莫火离轻轻道:“我军与炎烈国有漫长边境线相连,虽然明月关守的是兵家必争之要道,几处大战事都发生在明月关。如果现在领一对人,去那里调集所有的军粮和兵力,只要五天就能飞马来回,那时军粮还没有用尽呢!”

云凤弦皱眉:“可是,炎烈国到明月关,只要一天急行军就够了。”

“所以,如果去借粮,等粮草到了,明月关下,已经漫布炎烈国的军队,一路上,还要受到他们多方阻挠狙击,再要押着粮车,冲进重围,进入明月关。”莫火离目光扫视诸将,最后摇摇头:“需得我亲自去,才有成功的机会。”

张成前猛得站起:“元帅,让末将去吧!”

柯快也站起来道:“元帅,我等就是死,也一定把粮草运进城来。”

莫火离冷笑一声:“连我都不敢说必有把握,你们敢夸这样的海口?”

柯快双眼通红:“我们就是死”

“闭嘴,你死到也罢了,明月关若有失,公子若有失,怎么对得起大风灵国。”莫火离怒斥一声,目光威棱闪动,已把其他诸将想要继续劝阻的话,全部逼了回去。

莫火离这才看向云凤弦:“公子,我去借粮,守城之责,交予张成前。他是城中副帅,久经战阵,经验丰富,再加上明月关城池坚固,别说是五倍之敌,就算是十倍之敌,想要轻易攻破,也非易事,只是要累公子困于战阵之中了。”

云凤弦长笑一声:“将军真将我小瞧了,这满城皆是好男儿,难道就只我云凤弦一人不丈夫。”她起身双手满斟了一杯酒:“谨此先为将军此行功成而贺。”

莫火离朗声一笑,双手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只为公子这一杯酒,我也要保得粮草归来。”

城门开处,莫火离领一支人马,快马轻骑,旌旗如飞而去。

云凤弦在城头遥望,犹自举手含笑,大声送别。

身旁方展锋,已经一迭声地颁下种种命令,全军做好守城准备,迎接炎烈国的铁马精骑。

前方军队已经遥不见影,云凤弦的目光,犹自收不回来,远在天边,映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