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1/4页)

伯,您如今可是有头有脸的大厨;给我师傅打下手,哪里像话;让别人瞧了,我们这当徒弟的岂不成了摆设。”

高炳义倒笑了;敲了两个小子一下:“知道你们的心思;既给姑娘打下手,可不许犯困。”两个小子又是保证又是立誓的折腾了半天;高炳义才点头。

这好容易等到师傅叫他们;两个小子顿时喜笑颜开;颠颠的跑了过来;规矩非常的站一侧;齐齐喊了声师傅。

韩子章身后有个徒弟哼了一声:“这丫头人儿不大,架子倒不小;多大的丫头就收了俩徒弟;简直是误人子弟。”

他一句话旁边看热闹的厨子不乐意了:“就凭安姑娘的手艺;要是肯收我;我立马给祖宗烧香去;我也去;我也去……”几乎所有厨子都跟着附和。

那小子刚要嘲讽几句;韩子章的脸色一沉;低喝了一声:“住嘴。”吓的忙闭上嘴,不敢再吭声了。

韩子章阴晴不定的看向安然;心里也相当震惊;自己也曾去过蜀地;对于川菜知道一些;的确,就像顾永成说的;川菜并非一开始就如此不为所知;当年也曾有过风光的时候。

就如这道鸡豆花;自己也曾试图研究过;可翻遍了古籍;走访了不知多少老师傅;也没人知道;这丫头是如何知道的;还是说故意虚张声势;想借此赢了这场比赛;毕竟这道菜既然无人知道做法;怎么就知她做的正宗呢。有心开口,却碍于自己的旁观的身份。

正着急呢忽听郭子善道:“如此本官倒也想起来了,在蜀地的时候;也曾翻阅过不少古籍;模糊记得是有这道菜,精妙之处在于吃鸡不见鸡;不似鸡肉;恰似鸡肉;胜似鸡肉;如此说来,这道菜倒是用鸡还是用豆腐;着实让人猜不透;姑娘可否为本官解惑?”

安然:“这道菜妙就妙在以荤托素;食材是鸡肉,却要做成豆花的形状;看似是豆花;吃起来却又胜似鸡肉;方得其名;故此,选用的食材是上好的鸡胸肉;要选胸肉最嫩的部位;如此,方能让这道菜不失其形。”

刚要招呼徒弟;不想,江余却上前一步急切加恳切的望着安然;用颇有些生硬的官话道:“可否容在下给姑娘帮厨?”

安然愣了愣。

承恩公:“这;这像什么话;两个比试对决的厨子;跑一块儿做菜去了;这输赢如何论?”

岳锦堂摇了摇扇子:“我说老公爷,您担心这个做甚;人家江大厨乐意给安然打下手;咱们非要拦着,岂非太不近人情了;更何况;公爷是不知道;如今这厨行里想给这丫头打下手的;不知有多少呢;可是打破头也抢不上的好事儿。”

郭子善愈加好奇:“这却是为何?”

岳锦堂呵呵笑了:“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安然本来就敬佩顾永成跟他师叔;既他开口了;自然不好拒绝;便无视两个徒弟哀怨的目光;点了点头。

江余立刻高兴起来;好在江余的官话虽说不利落;却能听;反正自己做菜的时候,也不用问他;只跟他说就成。

狗子颇哀怨的捧着师傅的厨刀过来;这厨刀一亮相;郭子善愣了愣:“这是郑御厨的刀?怎会在这丫头手里?”虽说知道安然是郑春阳的徒弟;却也知道,郑春阳还有两个行大的徒弟;便继承衣钵怎么也轮不上这小徒弟吧。

承恩公哼一声:“郑春阳真是老糊涂了;竟把自己的衣钵传给这么个不靠谱的小丫头;真有些可惜了。”

岳锦堂嗤一声乐了:“郑老爷子可比谁都明白;这衣钵传的心甘情愿;便这丫头的两个师兄都一样;这厨行虽讲究伦理大小,却也最重天赋手艺;这丫头的天赋手艺;怕是咱们大燕没人能比过她了;不过,这丫头真不厚道;竟藏了这么多好菜没露出来;早知道她会做这个菜;本王早吃到嘴了……”

郭子善别开头;这位郡王殿下的脸皮太厚;还是少搭理的好;便专心瞧着场上安然做这道鸡豆花,忽然就明白刚岳锦堂话里的意思;这丫头简直就没把这道菜当回事啊;一边儿做,一边跟旁边的江余解说;且解说的深入浅出;便自己这个外行都能听得懂;更何况这些厨子了。

江余本来就是蜀地的名厨;手下自然麻利;虽是第一次跟安然配合;却也并不慌乱;一边打下手,一边儿认真听着安然的解说。

本来他一个有名的厨子;主动要求给别的厨子打下手,是件非常不妥的事;一个是面子;再一个;到了他们这种级别;打下手的基本都是自己的徒弟;是不想让别人学了自己的绝活;可他如今顾不得了;如果能学到这道古籍中记载的佳肴;对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