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抗洪抢险队队长 (第1/2页)

刘爱国连连点头道:“是啊,我听说他每次回家,都会买很多野味,必然是给一些领导送去的。太会来事了。” 陈恩奎点头说道:“上次我去看孙书记,他还提起,说苏昊送的野味,味道很鲜美。” 刘爱国苦笑道:“以前我也想送,但无奈口袋里没钱,养家都勉强。现在还是靠苏昊,兜里才有两个子,腰板硬了一些。” 在苏昊买回早点,四人吃过后,陈恩奎看向苏昊问道:“苏昊,你对抗洪抢险工作有什么看法?” 苏昊想了下说道:“咱们这边的洪河大堤,和其他大江大河的大堤有所不同。” “其他大堤,十几甚至几十年都不会发生一次,所以难免会被忽视。一旦发生巨大洪水,往往就会面临决堤的危险。而咱们这泄洪区大堤,又分洪河大堤和洪区大堤。在泄洪前,承受压力的主要是洪河大堤。因为洪区内有一二十万百姓,每隔四五年都会进行一次行洪,所以泄洪区内的各乡镇从上到下都很注重洪河大堤的维护,从没有发生一次决堤事件的发生。” 苏昊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一般来说,当洪河水位不高于蓄洪区地面四米的情况下,除非大堤年久失修,这时大堤出现的问题一般都是渗水及细小的漏水。抢险队的主要任务就是仔细检查洪河大堤内侧,发现渗水漏水的地方,及时进行补漏工作,避免小漏扩大形成管涌。之前我专门请教过村里参加过堵漏的村民,才知道如何堵漏,是有讲究的。为防止抢险队员不清楚这点,我觉得应该对抢险队员进行简单的培训,以免出现发现泄露时去不知咋办或应对方法不对而无法堵死的情况。” 陈恩奎的眼睛发亮,说道:“那你说说怎么堵漏。” 苏昊答道:“发现渗水或漏水处后,深挖进去达一米到一米半,然后用 细枝条试探出里面水流的来源放下,然后将比泄露口粗两三倍的半米多长的木棍沿水流来源方向插入,用铁锤将木棍向里全部砸进去。待木棍全部进去后,再用更粗的木棍顶在细木棍上,继续向里砸。能深入多少就深入多少。之后,用装满土的稻草袋将这个坑堵上,外面再填土,尽量夯实。” “当洪河里的水位高于大堤内地面4米以上时,除了漏水渗水外,还容易出现管涌现象。对于管涌,又好又快的方法就是灌注水泥浆,只是咱们镇上没有。咱们只能用最笨的方法,用灌装泥土的稻草袋填压。” 陈恩奎哈哈大笑,指着苏昊点着头说:“好,没想到你了解得这么详细,有心了。一个没有丝毫抗洪抢险经验的年轻人,却早早就做足了这方面的功课,这才是真心想着老百姓。说实话,虽然你之前一直表现得很出色,但刚才在大堤上看到你后,我依旧怀疑你有故意表现的嫌疑(那时还没有作秀一说。)。毕竟,这和你的年龄及你在洪区镇的时间过短都不相符。但现在,我坚信,你是真正考虑老百姓的好干部,是值得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只要你在抗洪抢险中表现出色,我将不遗余力地想法向上级领导推荐你。” 苏昊心中大喜,不过在脸上却不宜表现太过,他郑重地对陈恩奎说道:“书记,多谢你的提携和爱护。我保证,以后将尽可能地发挥出我的能力,为洪区镇三万多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使出全力。” 陈恩奎笑着点头道:“等会,我将召开镇扩大会议,将任命你为抗洪抢险队队长,你愿意吗?” 苏昊郑重地点头道:“书记,我愿意,保证不会辜负你的厚望。” 自雨季开始,抗洪抢险队就已经成立。队长由人武部部长周小兵兼任,苏华平则担任副队长。 因为之前洪河的水位最高不过二十来米,还没蓄洪区内的地面高,也就没有了防护大堤的必要。 抗洪抢险队除了灌装过几千个稻草袋,也就出过两次巡查大堤的任务。水位低于大堤内侧的地面,自然不会出现漏水现象。至于管涌,也没有发生过。 八点钟上班后,镇里召开了政府扩大会议。 苏昊看到主席台上,镇长的位置上空空如也。另外在副镇长的位置上,也空着一个座位,那是给阴思礼留的。 陈恩奎书记强调了当前汛情的严重性,并据此做出了相应的部署。 其中,就宣布了由苏昊担任抗洪抢险队的队长。苏华平继续担任副队长。 当然,虽说陈恩奎在洪区镇的威望一时无两,他并没有表现的多强势。而是将早上和苏昊的对话,简单叙述了一遍,以此来说明苏昊对抗洪抢险的准备,还是较充分的。 苏昊猜测,前世苏华平在灾情解除后破格提拔为镇党委委员及副镇长,就应该和他担任抗洪抢险队副队长有关。 散会后,苏昊就召集抗洪抢险队的全体队员继续在大会议室开会。 这些抢险队员,除了镇政府里的二十多名工作人员,其余上百人是从各个村赶来的民兵及积极分子。 当然,大家都是年龄没超过四十的年轻人。 苏昊并没坐在主席台上。 他很清楚,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