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小道消息 (第1/2页)

两天后的下午,林琳拿着新草拟的人事安排来到了张建国的办公室。 张建国仔细看过后,很是不开心,只是他面色如常,但语气却很冰冷地问道:“为何我那个名单上的人都是和别人竞选一个岗位?难道在这些岗位上不能只有他们一个候选吗?” 林琳语气平淡地说道:“书记,主要是岗位太少,但适合条件的人太多。” 张建国轻轻敲着桌子继续问道:“这个苏昊就不符合条件吗?你却让他和曹军同时作为洪区镇镇长的候选?” “既然书记觉得苏昊不符合条件,让他和曹军同为候选,那就对曹军很有利了,书记应该更放心的。”林琳回答道。 张建国语气很坚定地说道:“林琳同志,曹军必须当选上洪区镇的镇长,这是不能改变的。至于苏昊,资历太浅,年龄也太轻,不易拔苗助长。我们要谨防出现伤仲永的事情发生。而且,我听说当时省市领导都在时,也只是让苏昊担任副镇长。” 林琳沉默了一会,说道:“行,我会将书记的意思传达给王县长和德文两书记。” 林琳走出张建国的办公室后,来到了孙德文这里。 在听到林琳的叙述后,孙德文说:“咱们想把苏昊塑造成典型,但张建国也看出了这点,所以要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说实话,虽然苏昊确实很有能力,但他的缺点也很突出,有硬伤。工作年限太短,连党员都还不是,这都是能让张建国拿出来反驳的强有力的理由。这样吧,在苏昊这咱们就后退一步,给他一个面子。咱们在其他人员上,全力阻止他。” 林琳点头道:“我同意你的意见。苏昊还年轻,有的是机会。只要他今年的党建试点能获得成功,而且在明年再将之发扬光大,在你退休前,咱们就有足够的理由推苏昊一把。” 七月二十六号,新来的县委书记召集县常委,召开了新班子的第一次常委会。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讨论人事任命。 整个会议召开了整整一天,就连午饭都是让食堂送到会议室的。 直到下午六点,常委会才结束。 据说,张建国是一脸铁青地走出来会议室,而孙德文则是谈笑风生。 当晚,多名常委来到洪运酒楼吃饭,张建国却没有参加。 张建国很憋屈,也无比恼怒。 他想调来的十一个人,只有曹军被任命为洪区镇镇长,其他人全部被否决。 每个人被否决的理由很多,其中比较关键也相同的一个理由就是:对该单位的情况不熟,需要磨合的时间过长,不利于工作的及早开展,和市里的指示不符。 说白了就是:你一个外地人来了,绝对让你无法开展工作,这不符合市里要尽早稳定局面的指示。 会上,张建国一度在气急之下提出,若是整个任命名单不符合组织的要求,可以一票否决。 孙德文强硬地说:没问题,那就一直讨论下去,多讨论几次。这个月不行,就下个月,今年不行,就明年。 张建国顿时被怼得哑口无言。 真要拖到下个月还不能解决,他估计自己都会被调走了。 一个新来的县委书记无法把控常委会,是很正常的事,市领导们绝对会理解。 但若是这个书记不懂得妥协,没能够尽快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那就是无能了。 既然你无能,那就别当这个书记了。 张建国今年已经五十三岁,还有进步的空间,只要安稳地当完这届书记,待到副书记汪槐中升迁,说不定他还有升迁的机会。 论及张建国和汪槐中的关系,其实有点尴尬。因为汪槐中比张建国还要小九岁,两人早先的关系也不是多亲近。 汪槐中虽然起步于大队书记,文化不高,干事能力一般,但他确实很会混官场,而且运气也不错,在三十八岁时就成为了丘北市市长,丘阳市副市长。 在前年,汪槐中年仅四十二岁时,就被提拔为丘北市书记,丘阳市市委常委。绝对是年轻有为。 当初汪槐中担任丘北市市长时,比汪槐中大了近十岁的张建国才是个下面乡镇的乡长。 一直苦于没有关系的张建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搭上了刚担任丘北市市长的汪槐中,从此在仕途上踏上了快车道。 为了给汪槐中送礼,张建国不惜借钱。 当然,借的钱最终要还。张建国在被提拔为丘北市水利局局长后,通过巧立名目贪墨了一些水利拨款才将欠账抹平。 对于调到临河县当书记,张建国心中是不太愿意的。 原本作为丘北市的常务副市长,丘北市市委常委,张建国的级别也是正处级。来到临河县担任县委书记,只能算是平调。 虽说作为县委书记后天高皇帝远大权在握,但这次却是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肯定会处处受到牵扯。 若是他还留在丘北市,下一步有很大的机会能成为副厅级的丘北市市长。 张建国知道,自己还算不上汪槐中的嫡系,自己这次被调到临河县,是汪槐中在给别人腾出位子。 张建国知道,自己被调走后,自己培养的那帮班底必然会受到打压,于是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