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一朝悟道 (第1/1页)

武当太岳。 少了一个叫张君宝的人,多了一个叫张三丰的隐士真修。 李元文被太极石磨盘带到此界的第三十二年。 这世间还多了一个叫三丰派的道家传承。 “师父,师叔,这是刚刚泡好的茶。” “辛苦你了,好好练功去吧。” “是!” 机缘巧合之下,张三丰有了一个徒弟,叫宋远桥,资质一般,但胜在勤勉又尊师重道。 张三丰当初也曾断言,他这辈子能修到金丹也就到头了。 “你最近话少了很多,是放下了吗?” 李元文蓄起了头发跟胡子,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着正在练功的张三丰。 一年前,张三丰自己创造出了一门叫作“太极”的功夫。 分为内息心法、拳脚经脉之术以及太极剑三个部分,且从来都不介意在李元文的面前施展。 任由其学去! 两盏茶的时间过去,张三丰停了下来,二人在一石桌相对而坐。 张三丰拿起茶来润了润嗓子后说:“放的下又怎样,放不下又能如何呢?” 相比于三十年前,张三丰变了很多,但李元文也知道,他的心也更碎了,或者说,是更接近于仙了。 仙? 我为什么会拿仙来比拟?在我心中仙的定义是什么? 李元文的心里又多了一个思想僵局。 他岔开话题,又提问道:“你说,普通人与真修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该经历的苦难与痛苦一样都不会少的。” 张三丰刚刚端起的茶杯停在半空中。 久久不语。 许久,有清风拂过。 忽而一道灵光闪过心台,张三丰似乎明白了什么。 “我知道了,我终于悟透师父与我说的话了!为什么我现在才想明白?要是早点该多好啊!” 啪! 手中的茶杯被其直接捏碎。 张三丰站起身来,激动地抬头原地转了几圈。 肉眼可见的,他的头发迅速变白,然后是胡须与眉毛。 李元文几乎是跳了起来错愕不已:“你这是怎么了?” “哈哈哈……为什么,其实我不想明白的,师父,徒儿好苦,真的好苦,一世红尘,宿慧难通,我不想,真的不想懂……” 张三丰流着泪,似有天地同悲。 先是激动大喜,随后哭腔大悲。 他一个势头飞上云霄,随即有旱雷轰鸣! 十里方圆天色顷刻间就变为暗黑,有滚滚乌云汇聚成骇人之势! 李元文也已经是有了些见识了,一眼就瞧出这是张三丰的元婴雷劫。 “传闻中,真修需得道心圆满方能勾动天地雷劫,渡得过则更进一步,否,则烟消云散。” 想他李元文,依旧是筑基后期的修为,在此界中的修为一丝一毫都难以进步。 哪怕是吸收了一丝天地灵气也得囫囵吞枣似的全吐出来。 修行乃是逆天之举,此为天地所不容。 练气也好筑基也罢,都只不过是凡躯。 待到金丹,上天就要降下雷劫来劈死真修,还不论人本身就有的七情六欲之难。 越往后,一难强过一难,直至烟消云散或渡劫飞升。 “第一道雷劫来了!” 地面。 李元文仰头观望张三丰渡劫,任由忽然掀起的大风吹的其衣角猎猎作响。 先聚劫云,再起劫风,乌云滚滚、大雨倾盆! 轰! 张三丰抬手一式法术轻而易举的抹平了第一道雷劫! 然后是第二道、第三道雷霆! 渡元婴期的雷劫似乎很简单,李元文看得出张三丰并没有用全力。 第六十九道雷霆落下! 张三丰双手挥舞,一个太极图凭空出现。 渡劫,功成。 连带着李元文也松了一口气,虽说他早就认定了张三丰会渡劫成功,但没想到这么容易。 劫云来的快散的也快。 李元文不禁呢喃羡慕:“这就元婴了吗?” 虽说不是第一次见元婴,但总感觉张三丰这个元婴期真修是那么的真实。 “什么时候我也能元婴呢?” 一切烟消云散,见张三丰还不下来,也不管他听不听的到,李元文朝着天上大声呼喊: “喂!你还在那儿干嘛?难不成是要逮只鸟来烤不成吗!” 忽然,天地灵气都朝张三丰为中心汇聚,先少后多。 一直到肉眼看的到一层层雾气流动,灵气已经浓郁的不像话。 “凝气成雾!不!是聚雾结雨的迹象!” 张三丰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斗,以他为中心形成了两个巨大的半锥状吸收灵气。 一个半时辰过去了。 武当山有些修为的人都飞到了天上观摩,远远的评头论足。 有羡慕的,也有欣慰的。 前者修为自然没有元婴,后者嘛,武当各山上隐居的真修也不是没有元婴,还是有两个的。 一个出身全真教,另一个则是北边儿不知哪个门派的,瞧不出跟脚来。 正当众人都以为一切都结束的时候。 突然! 劫云再起!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