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没有成功。他第二个去的,是见秦惠文王,到了秦惠文王那儿以后,夸了好一通,最后说秦国是处在一个天府之国,可以称帝,不要称王了,你可以称帝,而这个时候秦惠文王是刚刚杀了商鞅不久,他最讨厌像苏秦这样的说客,没有采用,第二个见秦惠文王,又失败了。我们从苏秦先见周天子,再见秦国的秦惠文王可以看出来,苏秦这个人他读书,就是为了君王服务,至于这个君王是天子或者是一个诸侯,他不计较,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苏秦原来是想为秦国服务的,就是秦王没有重用他。第三,苏秦的功名利禄之心非常强,就是求功名这个心非常强,这里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给纵横家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这个平台非常重要,人生最重要的是平台,没有一个平台,再有本事你施展不开,而战国后期,恰恰为苏秦这一类人提供了一个平台,苏秦有施展这个才华的空间,再从个人因素上看,我们前面介绍过苏秦,在未成功之前和成功之后,家中对他的截然不同的反应,所以苏秦如果觉得自己不成功的话,他家都回不去。

[画外音]苏秦第一次游说诸侯的时候,到处碰壁,而当他回家经过“锥刺股”的刻苦学习之后,第二次出来游说诸侯,这一次,他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呢?而当他游说诸侯国君成功的时候,甚至使强大的秦国在十五年的时间里都不敢派兵出函谷关一步。苏秦游说六国的时候,究竟说了什么,为什么能够影响当时天下的形势呢?

苏秦见了周显王,也见了秦惠文君,都没有成功,第三次求见赵王,但求见赵王又失败了,最后他去见燕王,他第四个见的就是燕王。他到燕王那个地方以后,先夸燕国的富有,再赞扬燕国军队的强大,其实燕国是个小国,但是他给燕王重点讲了一个问题,他说你燕国,燕国的都城当时叫蓟,就是今天的北京,之所以没有受到秦国的直接侵略是为什么?是因为你的南面有一个赵国,赵国就像一个屏障一样,挡住了秦军的攻势,所以对燕国来说,处理好和赵国的关系非常关键,如果你和赵国的关系处理不好,赵国的军队十天就可以打到你的边界,再有个四五天,就打到你的国都之下,所以你必须和赵国的关系处理好,这番道理讲完以后,苏秦最后给燕国的国君提了一条建议,“愿大王与赵纵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史记·苏秦列传》,他这个话中间,最关键的一句话,就是“天下为一”。

所谓“天下为一”,就是指秦国以外这些国家要结合成,联合成一个整体,那么燕国就可以平安无事了。这个“天下为一”就是我们这一集要讲到的六国在新形势下的一个生存策略,六国怎么生存,秦国那么强大,一个超级大国,你六国任何一个国,你比不上它,怎么生存,天下为一,就其他六国要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这里边,这样一个策略,在历史上叫“合纵”,合是联合,纵是指南北,合纵的原意是南北联合,因为秦国以外的六国,燕国是处在最北边,最南边是楚,这中间有韩、赵、魏,还有齐国,所以六国的联合,实际上是南北的联合,所以六国联合,我们称之为合纵,在《韩非子》这部书里边曾经讲过一句话,什么叫合纵呢?合纵就是合众弱以攻一强,但是我觉得,这里面要改一个字,它不是合众弱以攻一强,六国联合哪有精力去攻秦国,它合众弱去抗一强,才比较准确,六国联合起来是对抗秦国,并不是要灭掉秦国,灭秦国是不可能的,你只能合众弱以抗一强。这番话说完以后,燕王极其感兴趣,燕王是第一个接受苏秦在新形势下提出来的生存策略的国君。但是燕王说我有困难啊,我的南边有两个很强的国家,一个是赵国,一个是齐国,这两国都非常强,你现在要叫我和他们联合起来,你先得保证我一条,保证赵国和齐国不侵犯我燕国,只要保证赵国、齐国不侵犯我国,我完全和他们联合,没有问题。苏秦说这事我来办,你交给我来办,你只要参加这个联盟就行了。燕王是第一个信从了苏秦的生存战略的,然后,就重金资助,苏秦得到了第一笔投资基金,给了他一大笔钱,然后他有了钱,这就好办,置办了车马。

第二个来到的是国家赵国,赵国是第二次来,第一次是碰了个壁,第二次来了,到了赵国以后,他给赵国的国君讲了四条,第一,国君的任务是什么?安民无事,让你的老百姓安居乐业,整个国家没有什么战事,这就是你做国君的责任,你要完成这四个字,你该怎么办?你必须保证国内没有什么大的战争,你才能够做到安民无事,而安民无事的关键在于择交,要选择一些国家,作为你重点交往的朋友,要择交。第二点,谁是你的朋友啊?择交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