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点,是因为六国的利害不一,六国大体上分为两个层次,韩、赵、魏这三个国家叫一线国家,它们靠秦国靠得比较近,靠秦国近的一线国家,它最容易受到秦国的打击,所以它最容易在合纵和连横之间摇摆,打得它受不了了,赶快跟秦国连横,喘过来气了就赶快合纵,来回摇摆,燕国、齐国、楚国,这三个国家在地缘上离秦国比较远,这三个国家往往什么呢?也说合纵,觉得合纵是个道理,但是它们常常是坐山观虎斗,反正眼下打不到我们国家来,一线挨打的是韩、赵、魏,所以这三个国家它容易坐山观虎斗,这是二线国家容易坐山观虎斗,一线国家往往是在连横与合纵之间摇摆,所以六国很难长期保持一致,这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秦国连横的干扰,秦国你想想,它的目的是想让它秦国崛起,最后由它统一天下,苏秦的合纵阻碍了秦国的崛起,它能甘心吗?它一定要想办法破坏,一定要想办法完成它的统一大业,所以它一定要瓦解六国合纵,所以六国的合纵最终是被张仪的连横给破坏掉了。

在秦惠文王他执政这一个时期,秦国可以说在崛起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那么下一位继承王位的秦王是谁呢?他还能在秦国崛起的路上做些什么事情呢?我们下次再讲,谢谢大家!

06:昭王争霸

[画外音]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秦始皇家族几十代人的努力和贡献,才造就了后来统一天下的局面。因此,当我们把这个功绩记在秦始皇头上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在秦始皇之前,他的先祖们所做出的工作。在秦国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秦国的壮大,六国开始谋求合纵,对付秦国。而这对于秦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免除威胁,秦惠文王重用张仪,采用连横的办法,打破了六国合纵的联盟。秦惠文王在秦国崛起的道路上,又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而在其之后,秦国又出现了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就是秦昭襄王。那么秦昭襄王的出现,对于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秦惠文王去世以后,他的太子即位,历史上称为秦武王。秦武王在位时间非常短,只有三年。他继位的时候就很年轻,死的又太快,没有儿子,他死了以后谁来继位就是问题了。很多人都在为这件事情奔走,按照当时制度的规定,秦武王没有儿子,只能由他的弟弟们继承王位,而秦武王的弟弟很多。后宫的嫔妃,如果有儿子的都可以继位,所以嫔妃们都在拼命活动。但是真正能决定这件事情的,只有三个人。一个秦惠文王的王后,这个时候已经是王太后了;第二个是秦武王的王后,秦武王虽然死了,但他的王后也有发言权。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在秦惠文王和秦武王两代掌权做官,有相当的影响力,这个人就是魏冉,他有很大的决定权。所以,他这一票非常关键。三个人投票,魏冉和两个王后的意见不一致。这两个王后从来没有干预过政治,对政事没有决策力,没有影响力。魏冉不同,他长期执掌国政,很有权力,所以最后魏冉就强行立了一个人,这个人叫赢稷。这个人就是我们后面要讲到的秦始皇的曾祖父。这个时候,他是秦武王的弟弟们中间的一个,这个时候正在燕国作人质,质子。魏冉决定立他以后,就派使者到燕国去,燕国的国君也愿意送个人情,就把在燕国作人质的赢稷送回来,赢稷就继承了王位。这个人就是秦国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秦昭襄王。这个人从当上国君,到去世,当了56年的,在位时间非常之长。那么一个在燕国作人质的公子,为什么会被魏冉立为继位的国君呢?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件事和一个女人有关,这个女人是秦惠文王的一个嫔妃,叫芈八子。芈是姓,八子是她在后宫的一个官职。芈八子就是秦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宣太后。魏冉和宣太后有一种关系,就是宣太后是魏冉的妹妹,魏冉是宣太后同母异父的长兄,这等于是兄妹联手了,立其他的人对他们都没有利,所以就立了他妹妹的儿子。昭襄王即位以后,因为魏冉拥立有功就做了相国。魏冉这个时候,他是昭襄王的舅舅,有时拥立昭襄王最有决策力的人,所以昭襄王非常感激他,宣太后也很信任他。在昭襄王这一朝中,特别是前期的36年,魏冉五次出任秦国的相国,是很有权力的一个人,而且他帮助昭襄王打击六国,最后立功被封为穰侯,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非常有名的人物。

[画外音]在宣太后和魏冉的运作下,远在燕国作人质的赢稷继位,他就是秦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秦昭襄王。从秦国后来的发展来看,秦昭襄王的继位加快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秦国的优势明显的凸现出来。那么这位继位的昭襄王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