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扰确实有用。所以长城这个工程,和皇陵,宫殿比较,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从秦代以后,有汉长城,历朝历代国君,除了元代不修长城,清代不修长城,修的最凶的是明代,历朝历代都修,说明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30:生死茫茫

[画外音]秦始皇统一六国,兼并天下,加强集权,一切都尘埃落定以后,面对大好河山,面对花样翻新的锦衣玉食,他当然希望这种人间享受永远保持下去。而在秦始皇的一生中,有一个人对他的生死观念影响最大,他就是徐福。是他向秦始皇灌输了长生不老的思想,并四处为秦始皇求仙问药,让秦始皇一次又一次的资助她出海,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徐福东渡,成就了徐福航海家的美名。而徐福却没有成全秦始皇的愿望,一次又一次的蒙蔽了秦始皇,那么徐福为什么能瞒天过海呢?

秦始皇是一个非常喜欢巡游的皇帝,在他执政期间,曾经五次外出巡游,其中,第二次巡游,是在他当皇帝的第二年,外出到东边巡游。这次巡游对秦始皇影响很大,因为他要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而这一次,他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几乎改变了秦始皇的后半生,这个人就是徐福。徐福是个方士,就是方术之士,也就是懂得阴阳五行,懂得神仙学说的人。徐福相秦始皇介绍了,在秦始皇看来闻所未闻的新的一种文化,就是神仙文化,也就是神仙思想。神仙思想在战国时期开始流行,在中国的齐地,也就是山东沿海一带流行着一种思想,就是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是仙人。这种人永远都不会死亡。而一般的凡人,如果吃了仙药,也可以成仙,这就是神仙思想。这个思想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已经在齐国这一带流传了,不过秦始皇没有听说过。所以秦始皇听了介绍以后,觉得好像在他的面前洞开了一个新的天地,他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神仙,一般人吃了仙药可以长生不老,诱惑力太大了。齐地为什么会产生神仙思想呢?,三个原因,第一,海市蜃楼,这是海边独有的一种现象,是一种光学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海上航行的人,或者居住在海边的人,可以突然之间看到海上出现了远方的城堡,山峦,宫殿,觉得非常神奇。当时的自然科学又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所以就以为是神仙世界。秦国在大西边,看不到海市蜃楼。第二,五行学说,我们讲过这个学说,齐国的邹衍最早提出这个学说,五德始终说,也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在齐地流传的也比较早。按照五行的理论,齐国所在东方是主生的,所以容易让人想到长生,这也是神仙学说产生的重要原因。第三,三神山,齐地一直流传着三座神山的传说,就是蓬莱,方丈和瀛洲。这三座山在渤海之中,战国末年,这个传说流传的就相当广。像燕昭王,齐威王,齐宣王都曾经大规模的派人到海上寻找三神山。其实三神山就是海市蜃楼的一种反映。三神山的魅力有三点,第一,有长生不老的仙药;第二,可遇而不可求;第三,可见而不可登。秦始皇来到齐地登泰山,遇到徐福,徐福给他介绍了神仙学说。秦始皇在人间无所不有,无所不能,但是秦始皇有一个最大的忧虑,就是死亡,所以秦始皇始终感觉的头上悬着一把利剑,就是死亡之剑,怎样解除,他想来想去,只有徐福的神仙学说能够解除它。所以,秦始皇立即达到了一种痴迷的地步。

秦始皇痴迷神仙学说的表现,第一,他立即答应了徐福到海上寻找三神山,寻找仙药的要求。徐福第一次见到秦始皇,就提出给我船,给我人,给我钱,我去找仙药。秦始皇立即答应了。秦始皇不是轻易好忽悠的人,六国的国君都斗不过他,想从秦始皇兜里掏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徐福做到了。秦始皇二十八年派徐福出海求仙,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他在徐福出海以后,又找到了第二个他信任的方式,卢生,这个人我们讲过,卢生是秦始皇身边的方士中间第二个最信任的人。由徐福到卢生,说明秦始皇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徐福是一个人,到了卢生,就是秦始皇信任的方士,是一批人。这一批人从政府获得财政补贴,替他去找仙药,这些人都从秦始皇那里拿到钱了。第三,自称真人,秦始皇即位以后,首先把秦王改成皇帝,自称为朕,他垄断这个字垄断了九年,到了秦始皇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突然下诏书,“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我非常羡慕真人,以后就称真人了,再不说朕了。这说明秦始皇思想发生了重大转折,那么什么是真人?真人这个话是谁向他兜售的呢?卢生。卢生说,真人就是仙人,真人的特点,进到水里面,身上不沾水;进到火里面,不感到灼热,能够腾云驾雾,能够长生不老。其实真人这四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