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 (第1/4页)

当三大军团都消亡殆尽的时候,子婴还能做什么?子婴在做最后的努力。我们说子婴不是一个庸主,他想把住侥关,阻止已经进入五关的刘邦进入关中。这个时候刘邦也忘乎所以了,刘邦想和子婴派出来的军队进行决战,但是张良劝他,不能打,秦军的战斗力你是不可低估的。张良给他出了三条主意:第一,你在周围的山上到处插小旗,给秦兵一个错觉,好像刘邦的军队很多。我们知道刘邦进入关中的时候只有十万人,实际上只有几万人,但是山上到处一插旗,就可以虚张声势。然后他派出了两个顶极的说客,去游说秦将。这两个人在中国可是非常了不得的人,一个叫郦食其,一个叫陆贾,都是极其能说的人,所以我们称他们为顶极说客。这个郦食其在楚汉战争最后期间,他单人独骑跑到齐国说了一番话,齐王就投降刘邦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都投降了。你可见郦食其有多厉害。第二个人是陆贾,陆贾这个人嘴也很厉害。我举两个例子,南越王赵佗带领五十万军队占据南越的时候,刘邦已经当皇帝了,刘邦当时没有军队去征南越,他知道赵佗不好对付,而且到广东去打,可不像在北方好打,怎么办呢?他派陆贾去劝降,陆贾到那后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赵佗第一次归汉。第二次是吕后时期,吕后不会办事,封锁南越国,导致赵佗第二次造反,成为南越五王,这个时候继位的是汉文帝刘恒,又派陆贾去,陆贾又千里迢迢跑到广东去面见赵佗,又劝说了一番,赵佗第二次归汉。一个汉高祖刘邦,一个汉文帝刘恒,两次派陆贾到广东说服赵佗,赵佗两次归汉都是陆贾劝说的,你看这个陆贾厉害不厉害。两个顶极说客去说服谁呢?说服秦将,讲利害。结果子婴派来的那些将领答应跟刘邦联手灭秦了,攻心之战相当厉害。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秦将答应了,刘邦也想答应。但是张良说不行,这两个将领答应了,他手下的士兵不一定答应啊。怎么办呢?趁着秦将领打算跟他们联合的时候,赶快下手。然后他们绕过侥关,从北面攻击秦军。秦军已经跟刘邦说好要联合的,所以未做任何防范。刘邦背信弃义,突然袭击,把秦军打败了,接着刘邦又趁此秦军战败之际,又发动蓝田大战,第二次打败秦军,算是把子婴派出的最后一点家底全给干掉了,这样子婴才束手无策。

所以我们说子婴不是无能之辈,但是可惜的是历史没有给子婴机会。子婴掌权的时候大势已去,秦军的将领为什么能够被人家说服?原因就是秦将们已经知道关东大势已去,秦帝国大势已去。在这个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谁都想找个退路,在这个时候他们才可能和刘邦联合灭秦。贾谊在《过秦论》中批评子婴,说子婴哪怕是个庸主,有庸主之才,他也能够退守关中而自保,说子婴连庸主之才都没有。这个话说得太过了。我觉得子婴还是很有作为的人,但是到了那个大势已去的时候,他已经无兵可用了,他继位不到两个月就被迫投降了。他投降两个月以后,项羽就入关了。项羽一入关又得到曹无伤的秘报,说刘邦欲入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这把项羽就给惹毛了,项羽就干脆把子婴给杀了,子婴最后的结局是亡国,被杀,随着子婴的投降和被杀,秦帝国正式宣告灭亡。

到今天为止,我们把整个秦始皇和后秦始皇时代全部讲完了,那么下面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讲呢?还有两个问题,第一,秦始皇最后是安息了,到哪安息了?到他的那个宫殿里安息了,就是到他的陵寝里安息了。《史记》里详细讲了秦始皇的陵寝,但是秦始皇的陵寝存在着太多的迷,我们需要讲秦始皇的那个陵寝到底是怎么建的?里边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这是我们需要回答的。再一个,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人,作为在世界史上中国历史的一个文化符号,我们该怎样看待和评价秦始皇,这也是个大问题。有关这两个问题,我们下一集再讲。

42:皇陵之谜

'画外音'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走完了他五十年的人生历程,被埋葬到位于今天陕西西安郊区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宏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陵之一。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秦始皇陵留给人们太多的谜团,这个庞大的帝王陵到底修建了多少年?动用了多少人力?它神秘的地宫之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惊天秘密呢?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秦始皇陵又能否逃脱盗墓贼的无情盗掘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在浩繁的历史文献中寻找蛛丝马迹,解读神秘的秦始皇陵,为您继续讲述系列节目《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之《皇陵之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