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罗泽南命令军士堆积稻草,准备焚烧栅栏。太平军反而以火器防御,火势大作,太平军惊慌奔逃,丢掉了五座营垒。

在这次战斗中,刘蓉的弟弟刘蕃阵亡。他是罗泽南的一名营将,性情沉毅,作战勇猛。这一次,他身先士卒,中炮而亡。

刘蕃死后,刘蓉把弟弟的遗体送回家乡归葬,从此沉寂了几年时间。

刘腾鸿所部从宝塔山拦截渡河的太平军,直抵城下,与普承尧所部轮番攻城。

当晚,湘军在冯山吹响号角,敲响战鼓,惊吓城内的太平军,把他们逼得弃城逃走。湘军进占蒲圻。

此战以后,唐训方升任知府。

12月9日,罗泽南与湖北湘军合兵东攻咸宁,于12月19日进占,然后向武昌推进。刘腾鸿与蒋益澧所部押后,同为后队,搜查隐藏的太平军,多有斩杀。清廷给了刘腾鸿九品官衔,给李续宾加授盐运使官衔。

罗泽南认为刘滕鸿是个军事人才,命令他增募五百人,充当前锋。刘腾鸿从此拜罗泽南为师,排名在这位学者的弟子中。

石达开见罗泽南的湘军开进了湖北,乘着江西湘军兵力空虚,再次进占义宁,打败江西的清军,向南推进几百里,占领新昌和瑞州。江西的湘军,又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罗泽南率部抵达纸坊,与胡林翼第二次会师。

湘军陆师节节北进,杨载福认为水师必须有所表现。他于12月20日率部从六溪口东下,派都司鲍超所部沿长江南岸推进,派游击李成谋所部沿北岸推进,一齐攻克金口。杨载福移驻金口,与陆师并列一线。

二十五岁的芷江人李成谋在湘军刚从湖南出师的时候,还只是杨载福水师中的一个火头军。但是这个出身贫寒的小伙子身高力大,自愿投身战斗,而且十分勇猛,在湘军攻下武汉以后,就当上了四品都司,可见当时湘军选拔官员,的确是不拘一格。

在曾国藩创立湘军水师之前,武汉上下游几百里的长江,完全被太平军控制,太平军的船队来往自如。但是湘军水师一旦开进长江,所扎营处,便限制了太平军水师的活动。太平军几度占领武昌,商贾便云集到新堤,官府在这里征收商品税,供给军饷,新堤一时称为重镇,都是因为有了湘军水师的存在。因此,胡林翼多次上书清廷,说曾国藩创立水师,为朝廷得以镇压太平天国立下了首功。

12月23日,胡林翼、罗泽南和杨载福三人在金口碰头,议定由罗泽南率领陆师从东路进兵,驻扎在武昌东北面的洪山南冈。胡林翼从中路进兵,驻扎在武昌城南的江堤上。令九溪营驻扎金口,与水师互为犄角。

湘军各部立即行动。王国才的部队从沌口开到新滩,会同鲍超等人的水师合攻太平军,取得胜利。湘军水师驻扎大军山。

1855年,咸丰五年(20)

这一次,湘军在武昌附近站稳了脚跟。

湖北的省会三次被太平军攻占,清廷死了三任巡抚。胡林翼吸取前任的教训,倾尽全力接纳人才,提倡勇敢,注重谋略,逐步振兴湖北湘军的军势。

彭玉麟奉曾国藩之命,已经启程前往南昌。可是江路断绝,于是他取道湖南,从陆地行走。来到江西袁州和瑞州地段,太平军占领区长达四五百里。旅途上,老乡告诫他们:要去南昌,必须通过太平军占领区。

彭玉麟敝衣徒步行进,只带了几名随从。走了两三天,随从们都害怕起来,不肯前进。彭玉麟改道向南,打算到达赣州以后再北上。可是,当他们到达赣州时,听说北边的吉安也被太平军攻占,只好继续南下,取道广东、福建和浙江,由江西东部前往南昌。

彭玉麟把随从遣散,假装游学乞食,经过太平军的几十道关卡,都没有被太平军发觉。好不容易到了南昌城下,城门卫兵不许他进城,问明他的身份,报告院司。江西的官员们个个大惊小怪。湘军听说他来了,勇气倍增。

100

1855年的最后三个月,战争再次把湖南和江西联系在一起。太平军在两省之间东去西来。这是因为,太平军在江西大有进展,而湖南东部的省界,全部与江西相邻。湖南的清廷官府开始意识到,江西的战局,终究会影响到湖南。湖南支持本省军队在江西作战的必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10月份,杀入湖南的广东会军从茶陵向东推进,到达江西西部边界的永新,分兵南下,再次拐入湖南,袭击与井冈山毗邻的酃县。王葆生等人率部前往茶陵,攻克了县城。

在茶陵以南的桂阳州,陈士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