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部分 (第1/4页)

'3'贾宏等人未能到达南诏,而相继在道中去世,随从他们出使的人员也死了大半数。这时辛谠已得了风痹病,将部下摄巡官徐云虔召来,握着他的手说:“我已经向朝廷上奏请求派遣使者入南诏,但使者相继病死,怎么办?你既然入仕做官,就应该想着报效国家,是否能出使南诏?我痛恨自己患风痹不能拜你呀!”说完后即痛哭流泪。徐云虔回答说:“士为知已者死!既然明公能任用我,一直恨自己没有机会报告恩德,岂敢不尊承您的命令。”辛谠听后心里十分欢喜,给徐云虔准备丰厚的行装和钱物,作为使者出使南诏王国。

二月,丙寅,云虔至善阐夺,骠信见大使抗礼,受副使已下拜。已巳,骠信使慈双羽、杨宗就馆谓云虔曰:“贵府牒欲使骠信称臣,奉表贡方物;骠信已遣人自西川入唐,与唐约为兄弟,不则舅甥。夫兄弟舅甥,书币而已,何表贡之有?”云虔曰:“骠信既欲为弟、为甥,骠信景庄之子,景庄岂天兄弟,于骠信为诸父,骠信为君,则诸父皆称臣,况弟与甥乎!且骠信之先,由大唐之命,得合六诏为一,恩德深厚,中间小忿,罪在边鄙。今骠信欲修旧好,岂可违祖宗之故事乎!顺祖考,孝也;事大国,义也;息战争,仁也;审名分,礼也。四者,皆令德也,可不勉乎!”骠信待云虔甚厚,云虔留善阐十七日而还。骠信以木夹二授云虔,其一上中书门下,其一牒岭南西道,然犹未肯奉表称贡。

二月,丙寅(初六),徐云虔来到善阐城,南诏王国骠信见朝王朝的大使徐云虔不肯行礼,只好接受副使以下人员的跪拜。已巳(初九),骠信派慈双羽、杨宗到馆舍,对徐云虔说:“贵节度使府的牒文想使南诏骠信称臣,向唐朝奉表贡献方物;骠信已经派遣人自西川入唐廷,与唐朝皇帝约为兄弟,要不就约为舅甥。不管是兄弟还是舅甥,通书信或输钱币而已,哪有上表纳贡的道理?”徐云虔说:“骠信既然想称弟,或为甥,而骠信正是已故景庄王酋龙的儿子,景庄又岂能没有兄弟,他们是骠信的叔父辈,而现在骠信为君主,叔父辈对骠信也都要称臣,更何况弟和甥呢!况且骠信的先祖,是由大唐册立,才得以将六诏合而为一,唐朝皇帝对南诏有深恩厚德,虽然中间有些小的摩擦,但罪过都在于边境官吏。今天骠信想与唐朝重修旧好,怎么能违背祖宗的惯例呢?顺从祖先,可称为孝;服事大国,可称为义;平息战争,可称为仁;审正名分,可称为礼。这四项,都是最高的美德,难道不可勉力而行吗!”骠信于是待徐云虔以厚礼;徐云虔留居善阐城十七天才返回。南诏骠信将木二片交给徐云虔,一片是交中书门下的信,一片是给岭南西道的牒文,终于没有向唐朝廷奉表称臣纳贡。

'4'辛未,河东军至静乐,士卒作乱,杀孔目官石裕等。壬申,崔季康逃归晋阳。甲戌,都头张锴、郭帅行营兵攻东阳门,入府,杀季康。辛巳,以陕虢观察使高浔为昭义节度使;以宁节度使李侃为河东节度使。

'4'辛未(十一日),河东军开到静乐,士卒作乱,将孔目官石裕等人杀死。壬申(十二日),节度使崔季康逃回到晋阳。甲戌,(十四日)乱军都头张锴、郭率领行营兵进攻东阳门,进入节度使府,杀崔季康。辛巳(二十一日),朝廷任命陕虢观察使高浔为昭义节度使;任命宁节度使李侃为河东节度使。

'5'三月,天平军节度使张裼薨,牙将崔君裕自知州事,淄州刺史曹全讨诛之。

'5'三月,天平军节度使张裼去世,牙将崔君裕自任知州,被淄州刺史曹全发兵诛讨杀死。

'6'夏,四月,庚申朔,日有食之。

'6'夏季,四月,庚申朔(初一),出现日食。

'7'西川节度使崔安潜到官不诘盗,蜀人怪之。安潜曰:“盗非所由通容则不能为。今穷核则应坐者众,搜捕则徒为烦扰。”甲子,出库钱千五百缗,分置三市,置榜其上曰:“有能告捕一盗,赏钱五百缗。盗不能独为,必有侣,侣者告捕,释其罪,赏同平人。”未几,有捕盗而至者,盗不服,曰:“汝与我同为盗十七年,赃皆平分,汝安能捕我!我与汝同死耳。”安潜曰:“汝即知吾有榜,何不捕彼以来!则彼应死,汝受赏矣。汝既为所先,死复何辞!”立命给捕者钱,使盗视之,然后盗于市,并灭其家。于是诸盗与其侣互相疑,无地容足,夜不及旦,散逃出境,境内遂无一人之盗。

'7'西川节度使崔安潜到官上任不追究盗贼,蜀中人感奇怪。崔安潜说:“盗贼不是因为捕盗官吏的通容是无所作为的,如今要追究恐怕牵连很多人,进行大搜捕只能是徒劳烦扰。”甲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