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页 (第1/2页)

然而这种时候去咸阳不就是肉包子打狗吗? 秦国嘴上说不希望出现流言蜚语,还让人来辟谣。可实际上燕太子要是当真去了咸阳的话,辟谣哪有到手的人质香啊,肯定是要顺便把太子也扣留下来的。 大不了对外就说:秦都咸阳建设得极好,不仅燕王流连忘返,连太子过来一瞧都不肯走了。 它秦国拳头大它说了算。 燕国太子只好遗憾地向群臣表示: “父亲还要在秦国多待一段时间。” 他没有明说到底是燕王不肯走还是秦国不放人,只陈述了一个既定事实。众人想要怎么理解都行,反正他这个太子是左右不得罪。 只是为了防止心有愤郁的人坏事,太子还是拿出了燕王喜的手书。 他叹了口气: “此书信确为父王所作,不过……” 聪明人在心里自动接上:不过不管燕王是不是情愿写的,我们对外只能承认秦国的说辞。 忠心臣子则在心里接上:不过此信大约为秦国所逼,然而大王人质在手,他们不能轻举妄动,免得秦王撕票。 众人瞬间达成一致,不再说秦国扣押燕王的话,避免触怒秦王。 遥远的陈县。 燕王喜自从上次识时务地写了一封信之后,就自觉自己已经很乖觉了,秦人应该不会折磨他。 事实也确实如此,对比赵人的待遇,赵高给燕王喜的算是很不错了。 燕王喜苦中作乐地跑去围观了一下赵人受难记,心情有些愉悦。 之前赵人被克扣了口粮,连粗麦饭都吃不上,真是惨得不行。大约饿了有两天,终于重新分到了稀汤寡水,不至于饿死当场。 但秦国的宦官赵高说了,以后只有这种谷粒稀疏到能照镜子的汤粥可喝。若是想吃饱饭,那就得付出劳动。 一群庶民不用劳作就能有饱饭吃,真是便宜他们了。既然说是庶民,自该像庶民那样种粮食,自给自足。 陈县有充足的官田给他们耕种——主要还是贵族没干过农活,每个人也种不了几亩地,赵高干脆没给他们分太多田。 赵人们每天都会被看守的士兵一大早叫起,喝下一肚子的稀粥水,就得拎起锄头等农具,在士兵的押送下前往县城郊区的农田进行耕作。 秦人也不管他们种得好不好,反正安安分分种一天地不闹幺蛾子,就能吃上一顿饱饭。 以前贵族是可以一日三食的,可他们现在都是庶民了,只有两顿饭。早上的稀粥已经算一顿了,所以数下来,每天其实就一餐能吃饱。 燕王喜美滋滋地吃着色香味俱全的三餐,只要看一眼贵族,就觉得食欲大增。 若不是为了维持诸侯王的形象,他能让人把自己的饭摆到田间,当着所有赵人的面吃。 燕王喜的快乐只持续到齐王过来探望。 和燕王被限制行动不一样,齐王建是可以到处跑的。 他是当真被请来做客的,秦国暂时不准备翻脸。于是扶苏示意张良可以用尽所有方法,只要能叫齐王心甘情愿留在秦国不回去即可。 张良把事情办得十分漂亮,齐王建每日都能在咸阳等地找到新奇好玩的事情做。而且他没有任何的拘束感,根本不曾发现自己回不了国,自然也就不着急离开了。 齐王听闻不少诸侯贵族都被关押在陈县,这日起了兴致叫上张良一起来围观。 他那天在冠礼上虽然已经围观过一回楚王了,但齐王觉得不过瘾。他上午特意去嘲讽了楚侯一波,到中午又想来看看燕王。 燕王是被关在这里的,齐王清楚这一点。 不过他可不觉得这是秦国的问题,毕竟当初他亲眼看到是燕国太子的人把燕王扭送到秦国的。 齐王建在张良的忽悠下相信了燕太子为了登基故意将燕王留在咸阳的洗脑包,因此十分同情燕王这老头。 他还自己脑补了前因后果,怀疑燕太子私底下和秦王达成了协议,所以秦王才帮太子扣押燕王。 反正都关了这么多诸侯王了,不多燕王一个。 燕王喜正准备用午膳呢,看见齐王这傻子跑来串门,实在是理解不了齐王为什么能蠢成这样。 他和齐王都是被秦国借口做客弄到咸阳的,现在他都被关了,齐王难道不该物伤其类,猜到自己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吗? 结果齐王就是不开窍。 这里头张良居功至伟,论忽悠人,整个典客部门上下加起来都比不过他。 傻子齐王还在挑剔燕王喜的午餐: “你就吃这种东西?你家太子是没交够伙食费吗?” 齐王认为,既然秦国是帮着燕国太子关押燕王的,那燕王的一应开销肯定得燕国来出,毕竟秦国从来不吃亏。现在燕王的待遇这么差,必然是太子不愿意出钱,果然燕国就是寒酸小气。 燕王喜:??? 你在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