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页 (第2/2页)

会放弃钻研,选择摆烂。 但如果身边,也不说身边,就同一个郡县,隔几年能听见有那么一两人获得赏赐,那情况就不同了。 庶民会觉得我身边有人可以,那我也可以。几年出一个,概率虽然小,却也不是不可能出在我头上,这一行还是有盼头的。 只是光靠研究农业种植,要形成这个频率比较难。 因此扶苏又道: “还得给庶民多一些选择,除了单纯的种植手法,研究改进农具、改进桑织技术等也可成为庶民闲暇时期的选择。” 说白了,天底下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光农桑就能细分出无数品类。农人不愁没有副业可以做,只要官府的宣传和奖励到位。 秦王政听罢点了点头: “如此,底层也能多一个突破阶级桎梏的渠道。” 他之前给种柘那人赏赐了一个低等的爵位,以及些许良田。原本大秦是只能靠军功授爵、授田的。 秦王政这么做,就是在发出信号,告诉众人以后会有更多获取爵位和田产的方法。 这种操作放在灭六国之前,或许还会受到劝阻。但眼看六国快被灭干净了,往后赚军功的机会越来越少,即便是武将也得为子孙未来考虑。 他们的爵位无法往下传,现在阻止了其他人获爵,回头自家儿孙也得被坑进去。 多给后世子孙留条往上爬的路子,总归是件好事。 朝中众臣原本隐隐有些焦虑的,毕竟大家都知道军功制无法长久,生怕大秦一统天下之后被它带进沟里。 如今官学的选官考核纾解了一波,农桑的功劳赏赐又纾解了一波,众人总算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可赏赐是个只进不出的事情,现在官府手里有很多官田还无所谓,倘若日后官府无田可赏了呢? 王绾私下向王上表达了这一层隐忧。 他更忧虑的还在于分封制。 目前大秦没有继续分封诸子,以后一统天下就不一定了。王绾尚且不知秦王政的盘算,只想着分封后田地争端会更剧烈。 秦王政没有直说他不搞分封,现如今的群臣大多都默认肯定要分封的,像他一样眼光长远的唯有太子、李斯等寥寥数人罢了。 只是王绾已经就分封一事提过好几回了,让秦王政现在一听他说分封,心里就不太痛快。 但抛开分封不谈,单单是“无田可赏”这一设想,也确实值得深思。所以秦王政并未迁怒,而是凝神思索起来。 扶苏也没着急直接说答案,他知道父亲想自己琢磨出个解决方案来。什么都抄答案只会形成依赖心理,这不是什么好事。 片刻后,秦王政缓缓开口: “官田自然不能只出不进,王卿以为,如何才能增加官府手中的田产数量?” 王绾额头冒汗: “这……” 要增加官府手里的田产,那就要让手握大量田地的功勋和贵族交出他们名下的田。让他来出主意,那不是得罪人吗? 扶苏悠哉地喝着柘浆,还不忘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