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第2/2页)

和官府都十分需要,不是说一句要保粮食就能不种的。 零度线已经在渐渐南迁了,各地的冬日只会越来越冷。棉花是明面上救命的东西,紫花苜蓿则是隐形的救命饲料。 扶苏提醒这群沉浸在即将大一统的喜悦里的臣子们: “如今燕国还在,但等燕国被灭后,匈奴便会统一了。” 燕国在,匈奴去找秦赵讨不了好,还可以欺负燕国抢点物资,把日子过下去。 燕国没了,匈奴可就没有对象能抢了。 尤其是秦王政准备将秦、赵、燕三国的北境长城连接起来,到时候小股的匈奴部队根本进入不了中原。 匈奴又不可能选择就此放弃,草原是真的不适合种粮食。不抢他们就要饿死,那么小股部队既然打不赢秦国,他们即便不愿意联合也只能联合了。 紫花苜蓿是一种极佳的马草,对战匈奴时想要骑兵不落下风,对它的种植就得重视起来。 而且耕牛也可直接食用紫花苜蓿作为饲料,只需合理搭配其他饲料即可。这是事关粮食耕种的大事,多一头牛能多种很多亩田地。 司农从狂喜中回过神来,连连点头: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如今有耕牛的地区种植的田亩数量是原先的七倍,一头牛可抵七个壮年劳动力!” 养得好的话,别说七个人,最高可以抵十人。 秦王政颔首: “耕牛的选育也要上心。” 人有强壮和虚弱的,牛也一样。选健壮的进行配种,如此一代代筛选下去,以后大秦境内就再无弱牛了。 太仆不在意什么耕牛,在他看来司农现在的日子已经很好过了。要什么有什么,人力耕牛种子样样不缺,做什么还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令人嫉妒。 太仆觉得他的日子才难过呢,他是管马匹的,尤其操心军用马匹种群扩张的问题。 虽然秦王先祖是以养马起家,但这都多少年了。秦王室早丢了祖上基业,反倒是戎人和匈奴部落代代沿袭,所以总能出比秦国更好的马种。 好在为了征战四方,秦国也没有彻底放弃马匹的驯养。和赵国一起在骑兵上死磕,倒也不至于落下太多。 太仆就是单纯眼馋诸戎的好马。 他殷切地看着扶苏: “太子殿下可有良策能从西域弄到更多的良马回来?” 扶苏:…… 秦王政不满地皱眉,这群大臣怎么回事,不应该是他们努力为君上分忧吗?现在一个两个都指望太子替他们干活,那他们干什么?吃空饷吗? 面对王上的不悦,太仆十分委屈: “但那西域商路归太子统领,下官着实插不上手。” 不是他不想,可以的话他也愿意亲自去和诸戎谈生意。但太子在管这个呢,谁敢插手啊,那不是和太子抢功劳和利益吗? 他不提还好,一提秦王政想起来了。 是了,爱子身上的担子也太多了,这等小事就应该交给旁人去作。太仆想要马是吧?正好,购马的事情让他去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