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矛盾已经产生,哪儿还有精神反对我呢?”

“但是内部矛盾激化,军队哪儿来的战斗力啊?”,这一点令郑南臣相当不解。

“其实内部矛盾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没大到无法化解的地步就没关系,要不是他们彼此严格监督,训练效果也不会那么好。”,赵抗又笑了笑,“何况训练内容中的大部分都是增强他们对我的服从性,由于在分段训练阶段完成后我将他们打散重编,原有的那点矛盾因为不常见面而烟消云散,而这时他们的服从性都已经建立起来,训练难度大大降低,便不需要再人为制造矛盾了。说到底,那只是初期所用的权宜之计罢了,你训练过军队,应该知道训练新兵是最难的。”

“原来是这样,属下明白了。”,郑南臣也笑了,赵抗的方法看来特别适用于对付那些问题人物。不过既然这样做能令他们改邪归正,那么这也算是以恶的手段来行善了。郑南臣连赵抗处理百姓的那些方法都能接受,他自然不会拒绝学习相对来说要“善”得多的训练方法了。

虽然对郑南臣很欣赏,但是赵抗并不准备破格提拔他,因为他的军队并没有这样的先例。所以郑南臣他们一开始最高只能当上排长,之后就得靠累积的功勋谋求升迁,但见惯了不公的郑南臣对此倒是颇为赞赏。

“这”,赵抗虽然猜到吴璘会来送行,但是搞这么大阵仗就大大出乎他意料了。吴璘竟然带来了三千多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这也太夸张了!

“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赵抗不由有些疑神疑鬼起来,对部下吩咐了几句,以防万一。赵构的皇权还不算非常稳固,武将之间火并的事也不是没发生过,吴璘这段时间虽然与赵抗相谈甚欢,但是将别人想坏一点总不会吃亏。

“吴大人,您这是?”,由于事情确实奇怪,赵抗立刻就提出了疑问。

“殿下,臣既然送了些军官给您,那当然得配上士兵了。”,吴璘压低声音答道。

“你是说这些兵是送给我的?”,赵抗立刻就愣住了,他现在眼力也相当了得,当然看得出那三千多人可大都是难得的精兵,而当初跟着自己剿匪的那拨人赫然也在其中,显然吴璘这样做并不是一时起意。可是从这些人的精锐程度来看,他们走后吴璘所部的实力恐怕要损失数成,这份礼物实在太重了,即使是赵抗,也有点受不起。

但吴璘的态度却很坚决,“军队是干什么用的?不是杀敌用的吗?他们留在臣的手下无仗可打,实在是浪费才能和青春。而且这些士兵与金军都有血海深仇,整天嚷着要杀光金军为家人报仇,和议达成后臣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将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可这总不是长久之计。正好殿下您来了,臣也藉机丢掉这个包袱”

第八十七章 逃兵事件(上)

赵抗当然知道吴璘这么说是为了怕自己拒绝,可是他还有些疑虑,“可是一下子少了这么多人,朝廷怪罪下来的话怎么办?”。赵抗可不认为自己的皇子身份对此有什么帮助,实际上若他的身份公开,这件事的性质只会更严重,肯定会有人要说他想篡位了。

“这件事臣已经处理好,他们都被记在前段时间剿匪的阵亡名单里了,那些家伙应该不至于查得这么细。再说梓州知州虞祺是臣的至交,假坟头放在那里,上面来人的话他会替臣处理,请殿下放心。”,吴璘神色从容,显然早有安排。

“既然如此,我就不推辞了,不过丑话说在前面,他们如果不服管束,我可不会手下留情的。”,赵抗拱手道。

“不会的,他们想报仇都想疯了,只要能带他们杀金兵,哪怕是一头猪,他们也会很听话的”,吴璘一不小心开起赵抗的玩笑来了,不由脸色一变。

“那也不行,必须是我要他们杀他们就杀,不让他们杀就不杀才行。”,赵抗轻轻地摇了摇头,“服从性差的军队,战斗力再强也没多大用处,看来我还得在他们身上多花点工夫才是。说起来那些军官几乎都是孤儿出身,他们的仇只怕更大,看起来倒要平和得多,是因为自制力差的成不了军官吗?”

看到赵抗似乎没有在意,吴璘暗松了一口气,“这只是一方面,他们成为军官后,涵养总会比原来高一些,不至于把仇恨都摆在脸上。”

由于那七个军官在军中都多少有些名声,赵抗便暂时将那三千多人让他们率领,另外编成一团,由赵抗自己亲自担任他们的团长。现在的魔军可比以前强大得多了,要主力有主力,要尖刀有尖刀,要炮灰有炮灰,再加上以大批武林高手组成的“特种部队”,可以说是层次分明;而兵种上也已经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