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 (第1/4页)

大将军张勋正欲出列时,早见太尉金尚已经出列跪于丹墀之上,朗声道:“启奏陛下,臣有应对之策。”

袁术欣然道:“爱卿请讲。”

金尚恭声道:“逆贼曹操狡诈多智,吕布悍勇异常,非卫江东猛虎孙坚不足以抵挡,臣以为陛下当从速下诏,令孙坚统江东之众前来寿春拒敌!”

“文台?”袁术欣然道,“朕有文台,又何惧逆贼曹操、吕布,来人~~~”

“报~~”袁术“草诏”两字尚未及说出口,殿外忽然响起凄厉的号子声,旋即有金吾卫匆匆奔上大殿,跪地疾声道,“陛下,江东急报!”

“嗯,江东?”袁术脸色一变,急道,“讲!”

金吾卫喘息两声,疾声道:“吴郡太守孙坚起兵反叛,叛军已经接连攻取芜湖、句容、故鄣数县,长江水面已经被叛军彻底封锁,丹阳告急!丹阳太守刘繇请求朝廷速谴援军,迟则大事休矣。”

“啊?”袁术大吃一惊,颓然跌坐回龙椅,惨然道,“孙坚起兵反叛?”

第277章 哭什么?本将军还没死呢!

“主公,大事不妙啊。”金尚慌声道,“不如迁都庐江,以规避兵锋?”

“对对对,可迁都庐江。”阁象附和道,“曹操、吕布、孙坚等攻下寿春,尽得城中钱粮之后自然退去,待三路联军退去,主公再返回寿春不迟,如此,主公只不过是损失了一些钱粮而已。”

“陛下!”大将张勋急出班奏道,“千万不要迁都啊。”

“倘不迁都,又该如何抵挡三路敌军的进犯?”

袁术也不愿意迁都,毕竟寿春的皇家御苑才刚刚开始动工,此时迁都岂不就是前功尽弃了?可如果不迁都,袁术又担心自己会被曹操、吕布、孙坚三路敌军困死在寿春城内,到时候就是想逃也逃不掉了。

张勋道:“孙坚虽反,却不足以动摇我军根本!寿春城内仍有精兵十万,淮南、庐江两郡仓廪积存之钱粮足以供给十万大军两年征战所需!就算得不到江东四郡和南阳郡的支持,也足以击退曹操、吕布、孙坚三路来犯之敌。”

“张勋将军所言极是!”大将雷薄附和道,“三路联军看势来势汹汹,其实不足为惧。”

陈兰道:“曹操虽据有兖、豫二州,可在讨马之战中损失惨重,而且兖、豫二州地处中原,久受战乱,百姓贫苦,钱粮匮乏,其军队最多也就三、五万人,还要留下相当的兵力防备马屠夫。最多只能派出两万兵马进犯寿春。”

雷薄道:“吕布就更加不值一提了,下沛国国小兵弱,能派出五千兵马就已经是极限了。”

陈兰道:“逆贼孙坚也在讨马之战中损失惨重,麾下程普(昨天笔误,已经修改)、韩当、朱桓、陈武、董袭、凌操等大将皆死于马超之手。回到吴郡之后虽然重新募集了两万军队,却与曹军一样。都是训练不足地新兵,不足为惧。”

张勋最后道:“也就是说。曹操军、吕布军、孙坚军三路叛军加在一起也不过三、四万人,论兵力还不及我成军一半。而且我成军都是训练有素的精兵,而三路敌军却是训练不足的新兵。胜败不问可知。”

“张勋,雷薄、陈兰!尔等一介武夫,焉知军事?兵者。诡道也。就算成军占据兵力优势。又岂能轻言必胜?此战若败,成国精锐尽失,陛下又该凭什么去一统天下?”金尚说此一顿。向袁术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便是保存实力。三路叛军分路来袭。其心必异,若能让出寿春。必可不战而退其兵。”

袁术犹豫再三,还是舍不得寿春城内的皇家御苑,遂拔剑斩下御案一角。环顾众臣,厉声大喝道:“朕誓与寿春百姓共存亡,绝不轻言放弃!再有言迁都者,与此案同!”

袁术说此一顿。大声道,“张勋听令!”

“臣在。”

“率军三万。出下蔡。兵进汝南。迎击曹操!”

“臣遵旨。”

“雷薄。”

“臣在。”

“率军两万。屯兵历阳,迎击孙坚。”

“微臣遵旨。”

“陈兰。”

“臣在。”

“领军两万,据阴陵、东城,迎击吕布!”

“微臣遵旨。”

“刘勋。”

“臣在。”

“率军一万,为三路接应使。负责接应三路军马,不得有误。”

“微臣遵旨。”

“阁蕤。”

“臣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