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部分 (第1/4页)

周瑜道:“子山(步骘表字)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不过却不太现实,袁绍久据河北、经营日久,屯积了大量钱粮军马,此番马屠夫出动十余万漠北铁骑,就是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河北四州,若瑜所料不差,袁绍多年积累恐尽为屠夫所有!”

“而我军虽然尽得徐州各郡之钱粮,与河北相比仍是相差甚远,因此,如果一味固守、比拼钱粮消耗,最先支撑不住的只怕是我军而不是凉军。”

“是啊。”张昭颤声道,“更何况马屠夫治下的关、凉、河套休养生息多年,岂能毫无积蓄?这一次马屠夫显然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啊!”

“怕他个鸟!”张昭话音方落,大将周泰出列喝道,“马屠夫麾下虽然兵多将广,可除了甘宁那几千锦帆贼,大多是北方旱鸭子,我军只需派出水军封锁黄河水道,马屠夫纵有百万骑兵又能怎样?”

周瑜道:“周泰将军有所不知,黄河可不比长江、淮水啊,每年冬天都会进入枯水期,枯水期间黄河水位将会大大降低,水船只根本就无法通行,有些河段甚至有可能会断流,马屠夫的骑兵根本不需要架设浮桥就能过河。”

“啊,这样啊。”周泰挠头道,“那还真有些麻烦。”

陆逊道:“现在时值九月,正是秋高气爽、膘肥马壮之时,中原地形一马平川,利于骑兵驰骋,马屠夫治下平靖,没有后顾之忧,而我军的盟友袁谭却态度暧昧,随时可能倒向马屠夫,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军,此战恐凶多吉少。”

孙权的脸色逐渐变得沉重,问周瑜道:“公谨,这么说与马屠夫这一战就不用打了?”

周瑜摇头道:“不,这一战要打,而且必须得打!”

孙权握拳道:“大都督所言,正合孤意。”

周瑜转向陆逊微微一笑,说道:“伯言所说天时、地利、人和果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三大因素,不过,正所谓时移势易,这天时、地利还有人和也并非一成不变地,而会根据交战双方的势力消长不断地发生变化。”

陆逊闻言神色一动,陷入沉思,吕蒙、徐庶等人却是目露恍然之色。

孙权欣然道:“这么说公谨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周瑜朗声道:“瑜的对策很简单,就是先分兵御敌、节节抵抗,在战争初期大量消耗凉军的粮草辎重,尽最大努力懈怠凉军锐气。然后集中兵力在寿春死守!此时,凉军地补给线将被拉长,利于我军固守。”

“只要熬到明年春夏之交,江淮大地就会进入一年一度地梅雨季节,到了那时候,一马平川的江淮大地就会变得泥泞难行。凉军的骑兵优势将荡然无存!”

“趁着凉军主力被我军牵制在徐州之时,曹操肯定会出兵偷袭西川,如此马屠夫后院起火,必求速战速决以尽快回救西川,如此一来,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尽皆发生逆转,皆转为有利于我军,这一战焉能不胜!?”

“喀嚓!”

孙权铿然抽剑狠狠斩下桌案一角,厉声道:“孤意已决,在寿春与马屠夫决一死战。再有言避其锋芒、退守江东者,当与此案同!”

早在六月,周仓、裴元绍便已经接到了马跃的军令开始召集麾下各部千户。至八月底。经过将近三个月的集结、准备,三千部百户共十二万漠北铁骑已经全部集结到了弹汗山老营,密密麻麻地毡包延绵足有百里之遥。

马跃在贾诩、典韦以及数十铁骑的簇拥下缓缓前行,大帐外,裴元绍、周仓早已经率领各部千户迎候多时,一名少年在两名侍卫的簇拥下昂然肃立最前列,少年长得面如冠玉、英俊绝伦,恰似一道怡人的景色,让人如沐春风。

当马跃一行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时。少年急率两名侍卫疾步前行。距离马跃还有十步之遥时,少年单膝跪地,朗声唱道:“孩儿叩见父亲大人。”

这少年自然就是一直留在塞外锻炼地长公子马征。

“参见丞相。”

少年身后。两名侍卫也跟着单膝跪倒。

“嗯。”马跃点了点头,抬手示意道,“起来吧。”

“谢父亲。”

马征顿首再拜,然后起身恭恭敬敬地立于一侧,赵云、许绍亦起身侍立马征身后,待马征见礼毕,裴元绍、周仓以及各部千户才纷纷上前见礼。

是夜。

中军大帐里火把通明、人头攒动。

裴元绍向马跃道:“伯齐,遵照您地军令,漠北三部万户、三百千户共十二万大军已在弹汗山老营集结待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