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道理 (第1/1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老秀才吴水声的担心有没有道理? 肯定是有的。 不仅仅是黑牛城本身的底蕴来源有很多隐患,来自各处的百姓和流民同样存在不安因素。 也许是黑牛城的福利待遇都还不错,真正夹杂在里面的无赖泼皮并不多。有些欺压良善的流氓地痞一旦被发现并证实,就会被编入劳动改造队伍,进行惩罚处置。 几万人的规模,总会有些觉得自己脑子好使一点的坏家伙,而劳动改造队就是他们最好的归属,半年时间,就聚集了好几百人在这里接收黑牛城特有的改造任务。 其他百姓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人,谁都说不清楚,也许是被这种规则把恶的一面暂时压制住了,也许是还有漏网之鱼,这都是可能的事情。 再有,几万百姓,来自四面八方,总有关系近的乡邻熟人,也有脾气不和的旧仇新怨。 若是被这股莫名其妙的讨论勾动起来,怕是城管队伍就有得忙了。 要说那位明确反对的夫子,就是抵制黑牛城自由风气的恶人的话也不对,他也只是在规则之内提出来自己的合理要求。 只能说,两种文化风气,产生对抗的时候,保不定会不会生出其他幺蛾子。 人一激动起来,谁也拿不准下一刻会飙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或者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来。 吴水生是不愿意看到有这种情况发生的,连发生的可能他也要尽量避免,更何况,这件事的起因,就是从学校开始发源的。 白守良听完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有点无奈。 并不是觉得大家有点小题大做了,而是他低调潜移默化的打算被这件事情给搅和到了明面上。 确实,白守良是准备花费较长一段时间来完成潜移默化的风俗影响的。 不仅仅是头发这件事。 其实,包括阿拉伯数字的推广,其实也很有一些自称读书人的私下抵制。 理由上,有点像前世白守良读过的孔乙己文章一样。 能写出几种回字写法的读书人在这个时代就是学识广博的代表,至于多学这几种写法有什么作用,他们大抵是不管的。 凭什么我们寒冬酷暑学来的知识,就要被简化被替换被降低标准了呢? 简化字是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阿拉伯数字是为了方便书写和记录,配套的加减乘除运算直接将筹算和算盘的高级技巧干死了一大半。 也就是说,很多读书人自以为傲的知识和技能,在黑牛城,很多都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了。 可谓是读书人的悲哀。 还好,这些东西都是顺着黑牛城的商业系统推广的,要想在黑牛城众多岗位上胜任,就得学习这些东西。 而很多有点文化水平的读书人细致揣摩之后,都得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 这些改变,以及这些东西都不是白城主心血来潮一拍脑袋临时决定的,这些知识都是有着很严密的逻辑关系和内在道理的。 那就非常可能,他们早就是成熟的知识体系,来自于白城主的家乡,那个谁也不知道在哪里的海外之地。 如果要靠着黑牛城和白城主过活吃饭,也就得捏着鼻子认可这一套东西。 这是完全没办法的事情。 原本,白守良预计着,从商业着手开始改变,然后靠着日用杂货之类,逐渐带动生活习惯的改善。 比如劳保服,就不怎么支持布扣的穿衣方式。 比如鞋子袜子,也是有点颠覆当前的穿着习惯。 还有香皂、牙膏、沐浴露、帽子等等,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也让很多日常习惯变得不适用不好用。 于是,其中的改变就开始悄然的向白守良期待的方向变化。 只有这回的发型事件例外。 作为教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夫子抓住这个问题一定要较真的来理论一番,还真没有特别好的应对办法。 要说宋国,也有修发修胡须的剃头匠,不可能所有人胡子都不处理,那样肯定有碍观瞻。 修剪头发也是常有的事情,只不过都是小范围的美化修整一下,以便让长歪的发型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观念。 同样是修剪头发,以上这些并不在所谓的身体发肤不得损毁的范围内,不然这个打击面就太广了。 若要从根本上来厘清这件事,在错综复杂的人伦纲常理论里,也找不出太多相关的理论。 所有人都这样,祖祖辈辈都这样,那么,轻易更改就是忘宗忘祖的不孝行经。 这在当前,绝对是百姓里的社会主流思想。 事情闹的越来越大,城管部在约束声讨行为的同时,也有点架不住众多参与进来的百姓埋怨。 家里能有孩子在中学部的,那都是在黑牛城里有点本钱的既得利益者,里面原本有点家境不错的,对宗族对礼教的问题接触了一点。到黑牛城之后,生活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于是,在礼仪方面开始讲究了起来。 谁也不想被人看轻,学点这些东西就如同有了流传几百年的族谱历史一样,有了讲究和受人尊重的底蕴。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