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养猪 (第1/1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养猪有没有前景? 那就要看吃得起羊肉,甚至牛肉的人,到底在百姓里占多少! 金国盛产牛羊,可吃得起牛羊肉的,很少是放羊放牛的牧民。 同样的道理到了宋国,能经常吃牛羊肉的人家,终归是少数。 甚至,很多家庭必须得等到重要的日子,才能狠下心来,做一顿肉食打牙祭。 缺肉,少油,使得平民百姓里多是大肚汉,全靠粮食撑着,自然让粮食成了最最重要的产业。 豪富家族,无不是占了田亩,靠着粮食才能挣下泼天的财富。 那是雷打不动的地主阶级。 除非天灾人祸改朝换代,不然很难有所改变。 就如同之前白守良推动高产粮种没有多少进展一样。 人家不知道高产粮种的好处么? 自然知道。 可高产了真的对他们有好处么? 粮食多到一定程度,那就是财富缩水的开始。 供大于求,也是地主们害怕的景象。 仔细想来,这才是他们不情不愿懒得动弹的原因。 包括排在白守良日程表上的油菜籽,各种药材,经济作物等等,没有大地主的配合,这些东西全靠黑牛城这点人手自己干,虽然不至于亏本,但肯定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黑牛城的人,有太多需要更新完善的方向,抽不出太多人手一个个的实践白守良的计划。 外面,除了葛庄镇的兀颜拿铁,在武安和石林用特产物资担保保证之后,准备开种经济作物之外,再没有哪个拥有大量田亩的大地主准备和黑牛城合作。 黑牛城新开的农学院招揽的种植人才们,只能一遍又一遍的摸索,把白守良提供的各种种子,挨个尝试着在大棚里试种下去。 为未来的农业,打下一个基础。 不仅仅是菜油、烟叶、药材、经济作物这些,农学院下属的分支畜牧研究所,已经开始在白守良指点的方向上,研究养猪,养鸡鸭鹅技术。 至于养鱼,众人一致的表态,不需要! 这不是白守良前世那个能把外来侵略物种小龙虾吃绝种的时代。 这里水产是不缺的,缺的只是如何简单的把鱼类捞上来而已。 鸭和鹅稍微繁琐一点,养猪和养鸡就成了白守良重点督促的对象。 毕竟,靠着做养猪的饲料,都能搞出来好几次全国首富,可想而知养猪行业的前景有多大。 周家靠着皇族,有田亩,有背景,有能力,虽然养猪这件事情听起来脏了点累了点,但白守良有信心,靠着巨额的银子把他砸的心动! 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就能达到红薯的推广期。 到了那时候,再配合完善起来的阉割养猪技术,肉食上恐怕得来一次飞跃了。 未来的养猪大王还没有即将成为首富的觉悟,只是被白守良和杨林灌输的一些前景所征服,真心诚意的愿意当黑牛城养殖联合体的首位合作商。 有黑牛城接下来的铁城生意做担保,周德胜有啥好担心的呢。 对了,周大人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能有大名留在黑牛城众人眼里了。 姓周名德胜,让杨林也觉得是个好兆头! 养殖项目真要开展起来,在白守良心里,规模和难度其实不亚于铁城的合作。 有安丰铁城的例子在前,再建一个铁城项目,难度只在于选址和设备制造安装,其他的按部就班变化不大。 可养殖那就是真的照本宣科了。 研究的方向经过白守良确认没问题,但细节上需要实践和完善的地方太多了。 跟制造业无法相比,那些铁器、材料、设备,只需要测量一下尺寸,检验一下强度,测试一下运行效果,就能大致的分辨出制造的好坏。 养殖业不行。 至少,短时间内都是属于连蒙带猜的阶段。 得长期积累下来,才能知道改进的手段是否有效。 有些正确的结果,还可能是某种运气的加成,没办法形成有效的通用手段,自然不是研究所需要的东西。 为了减少时间上的错漏,白守良只能采用了数量来凑的老办法,多开几条试验路线,一一记录其中的试验步骤和进展,期望从中总结一条更简易可推广的方法来。 于是,迅速膨胀的农学院,没用多久,一跃成为了黑牛城的大热门部门。 薪水高,门槛低,需要干的活脏点累点,换来的钱财倒是对得起这份辛苦。 更为关键的是,招募人手的是学院下属研究所,跟学院这个名字挂钩的,在黑牛城那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代名词。 能进入到这些部门工作干活,首先一个面子上就很是过得去。 种田养猪怎么了? 那是读书人一笔一划琢磨出来的高深学问。 不然,为什么黑牛城会开出那么高的工钱出来,专门研究这个呢? 无论是为了接近黑牛城的读书人,还是为了高额的薪水,反正农学院的首次大范围扩招,报名的不仅热情,人数还大大超标! 让负责招募的人,能够优中选优,层层挑选。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